Monday, October 22, 2007

Are we 'overtreated'?

在今年一月的時候,聽到Science Friday 的podcast, 訪問Gina Kolata的新書:Rethinking thin: the new science of weight loss. 討論中提到是否我們是overtreated?我覺得剛好跟當時Isaac 的經驗非常相合,值得寫下作紀念。

作者提到一些例子,由於美國醫療體系的發達與高度分工,導致了很多分科醫師只看到他她專長的部分,而這種見樹不見林的後疑症,就是導致目前一般的看診,怕被告的醫生要你做各式各樣的檢查,其中有些還真的不需要。這種重複的醫用資源的浪費,在Isaac,我的第二個小兒子出生後,去賓州大學醫院的檢查更是如此。從一開始的皮膚科,腫瘤科,放射線部,再轉到外科,再回到皮膚科及小兒科回診,這樣一輪下來,太太跟我都有快支撐不下去的感覺。還好岳母來幫忙照顧老大,才能讓我們可以專心的陪老二經過他生命中的第一個手術經驗。

身為新生兒的父母,我們很能夠體會那種當看到小孩出生時任何的異樣。為了Isaac大腿上的這個腫瘤,做了如此多的檢驗,而最後的肯定答案,仍是待等到手術後的切片檢查才能確定。這不禁讓我抱怨的想:走了這麼大一個圈子,到頭來的最後答案仍是要靠當初小兒科醫生的直覺:可能要動手術切除。而且非侵入式的方法:如MRI,ultrasound等,提供的仍是有限的答案。對於基督徒的我們,在禱告求神帶領之外,對於醫學極致(chop是全美新生小兒科排名前二名的教學醫院)的有限,更是有深刻的體會。

所以真的,西方醫學有其限制,雖然它的不斷進步,已經極大的改善人類生活,促進健康,消除疾病等,但它仍然有其極限。overtreated 是它目前的一個很大為人所詬病的副作用。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