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篇報導,讓我這個整天忙來忙去的新進教師也有感而發:雖然說我們新進教師應該專注在教學,研究,與服務。畢竟最重要的是仍是研究的發表(因為它在升等評量中所佔的比例最大)。 但在快過完一年的日子中,發現到即使是不上課的時間,我仍然要為開不完的會,討論不完的大小議題(系所,實驗室,學生)而忙。有一次在改研究所入學考卷的試場中,跟一位以前的軍中同學,現在也在同一個學校教書的老師閑聊,他說他感到最專注的時候,往往是在上課前,因為那時大小的事情都必須要讓位﹣﹣備課上課最大。而在不上課時,則有忙不完的事情一樣接著一樣。我現在深有同感﹣﹣有時在備課的空檔前,還有時間去外面走一走,想一些研究的大問題,如同以前在作 博士後一樣。但在平常時候,一樣接一樣的事情(尤其是開不完的大小會議)更是讓人常有油盡燈枯之感(也有研究提到常開會對於工作精力的損耗)。
在這本書中也提到,意志力也如同存款有限的銀行帳號一樣,用完了就需要再補充,並非可以一般以為的藉由先做一些事情,讓自己暖機後再來從事的道理。在寫文章時,我更常感到,在反覆思考編輯文章時,大腦是全副精力都在它上面,這時連做其他一般的事情(如收發email 等)都會影響寫文章的專注。所以以前我就聽過有些老師的"no email" day,整天不接email, 不接電話,只把全副精力放在文章上。如此可能還無法在一兩天內完成,而是要很多天才有可能到達一個令人滿意的程度。更重要的,在"The elements of style"裡,作者也提過:寫作是讓自己用光了腦力,但也是重新鍛鍊滋養腦力的唯一方法。是真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