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ne 1, 2007

Thoughts after reading "The God Delusion"

上帝幻覺“這本書名給人的第一印象,就像在Science Friday的訪談裡,主持人Joe Palka的開口嘆息:「如果這本書不能激怒某些人,那麼我便不知還有什麼書能夠了」。作者Richard Dawkins也不諱言的說,他這本書的目的不是為了那些頭腦壞去的宗教狂熱份子,而是若有少部分仍然保有清明理性的人,若能在掩卷深思後,選擇成為一個無神論者,那麼本書便達到它的目的。但是本書真的有達到作者所希望的目的嗎?從它已待在紐時暢銷書排行榜一段時間來看,結果似乎是肯定的。但也並非全無不同意的聲音。事實上,就在我斷斷續續寫這篇文章的時間,我接連看到數篇反駁Dawkins這本書的文章,Podcast,甚至反諷的Youtube甚至用Dawkin's Delusion為書名的反駁專書:都讓我得到了更深入,更不同的見解。

在提這本書之前,似乎有必要先介紹這位著名的作者。英國牛津大學科學推廣系教授的Dawkins可以算是當代提倡演化論的最重要旗手(同時也是時代雜誌選出的一百大具有影響力的當代思想家。吊詭的是,寫該篇時代雜誌文章的人卻是Michael Behe, 可以算他的死對頭之一吧!)道金斯的科普書本本暢銷:從1975年的自私的基因,1995的盲眼鐘錶匠,1998的解構彩虹,2003年的演化長河等等。非但使一般讀者瞭解演化之美,同時讓研究認知神經科學的我學會從更大的角度看待生命及大腦的演化解釋。但是名氣大也並非沒有壞處,聽說他有一次在飛機上要求空服員將掛有十字架的項鍊除去(從這裡看到的),似乎顯示這位老先生的脾氣不是太好(當然囉,這說法可信度有多高也是見仁見智的。我個人認為Richard Dawkins本人並不是非常沒有風度的,只不過個人的嚴謹態度,讓人易覺得他似乎有點崖高罷了)。不過,從網路上他的照片中堅毅的表情,似乎是一位主觀性格相當強的人。從這本具高度爭議性的書名,與他主張的「無神論者大串聯」來看,似乎也可以大膽假設作者認為所有理性,具有懷疑性格的人都應像他一樣,被他提供的證據所說服,從而相信神的虛無。這是個相當大膽(事實上已經得到相當反駁)的前提,它排除了其他種解釋的可能。儘管我不同意他的最終看法,但我認為這本書仍有一些可取與有趣之處。

在書中的第一章,作者首先提到了對於宗教的態度上,如果用一個Riker's 7-point scale 量表的話,他的態度算是第六個:基本上不相信,而且非常不可能,但是仍然不是“完全不可能“(第七點)。相較於那些在蓋洛普的民調中,認為上帝存在的40%(一二三類),與那些相信上帝在演化過程中扮演干預角色的50%美國人,Dawkins認為大概是美國特殊的歷史宗教文化立國精神等等所產生的現象,並且跟很多人一樣的,認為只有更深入、更普及的科普教育才能夠改變如此的情況。

問題就在於如此的想法,是否如同Dawkins所認為,只要是具有基礎科學知識的人都應該同意他的結論。在新教環境下長大的他,對聖經的瞭解也是相當深入的(比方說,他也有提到在士師記十九章所發生的一個先生將婦人切成十二塊傳遍以色列十二支派的故事。不消說,他的批判便如一般人的反應:聖經中充滿了如此荒謬且恐怖的事情,還能說它是一本關於救恩的書嗎?言下之意似是說,只要聖經中有任何不合理的地方,便是它不值得相信的證據。但是在信的人眼中,這樣的史實其實更加深了聖經的歷史真確性:作為選民以色列的救贖應許,舊約聖經含有大量的歷史故事非但增加它的歷史真確性(人類歷史記載上各種稀奇古怪的事還少得了嗎?),舊約的殺戮與爭戰,對比於新約聖經中耶穌的言行,更能夠顯出救贖的必要。

我個人覺得有趣的,是Dawkins承認他仍只在第六點,而無法說他已經得到了絕對否定神存在的證據(第七點)。當然一方面可說是科學未發展到完全推翻神存在的一天(事實上這點已被Stanley Fish在 blog中提到這點信心而無終極確認證據的矛盾(同樣的還有其他如Chris Hitchens 的“God is not great: how religion poisons everything“與Sam Harris的“The End of Faith“,兩本同樣受歡迎的無神論暢銷書。)這些同樣憑信心的推論,在批評者的眼中,便如同單純認定教徒必都是跳躍式的盲信,皆是狂熱的準恐怖分子一樣,是有待檢驗的空間的。(也許另外一個可能是讓人認為他是謙虛,不把話說滿。但如果是要出一本徹底的打垮宗教的書,又怎不盡其所能的把證據顯示出來,以增加他的說服力呢?)

在上帝幻覺的許多主要內容裡,Dawkins努力提供的各式的科學證據,來解釋人類似乎從開始就具備的宗教傾向:包括服從權威的傾向(從演化的角度來看,嬰孩必須要聽從大人或權威才能提高生存機率),群體生活的壓力(有共同信念目標的團體才能在殘酷的族群競爭中存活下去),甚至從邏輯(Who Designed the Designer?),天文學(The Anthropic Principle)等的角度一一否定神的存在可能。其中我最想聽的就是想看Dawkins如何應付The Anthropic Pinriple,因為在我來說,從數個基礎常數(萬有引力、核子內聚力、分子內聚力、及基本元素如氫氧等的鍵結力等)的有任何一個稍微變化,整個宇宙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換句話說,我們所生存的地球是在一個統計上來說極度不可能的巧合。若要說地球不過是億兆個星球下的一個幸運兒罷了,那麼這個可以孕育智慧生命的星球本身就是一樣神蹟。讓我失望的是,他的解釋跳脫不出統計上指出這不過是在眾多星球的可能性之一的巢臼。但我轉念又想,無神論者所能提出最好的說法,要避免掉所有形而上的可能原因,還能有比統計更好的可能解釋嗎?為此我非常推崇一些Christian Apologetics(不知中文要如何翻譯,大概辯解學派吧?)所寫的文章:如William Lane Graig等人的著作。就拿The Anthropic Principle來說,把它拿來作為支持神存在的證據,算是我寫本篇文章的最大收獲之一吧!

另外一個被我忽略,但別人指出的Dawkins邏輯漏洞,就是"Who designed the Designer"這個Dawkins認為需要回答的問題。但如同這個網站所說的(請參考Premises 3),我們並不需要去回答Who designed the designer,而仍然可以滿足於造物主這個終極因的解釋。

因為斷斷續續的寫,同時在寫作中因為需要參考的緣故,又看到數篇相同性質的批評Dawkins的文章或專書。比如說,這兩篇文章也提出了同樣身為無神論者的Lawrence Krauss 跟 David Wilson 與Dawkins不同的看法。其中David Wilson的文章,讓我目前讀起他的書"Evolution For Everyone"來了。以後有機會再來分享。

最後,對於在這兩個月來的文章閱讀,個人覺得也有很多收獲。要說我的一句話總結,那就是Rabbi Shapiro所說的:"Interesting, but not edifying"。我個人也覺得,Dawkins盡他所能的,上窮碧落下黃泉的找尋各式各樣的證據,去支持他的一貫無神論主張。到最後,卻是提供理性宗教者的一個極佳的反擊平台,針對他的證據一一反駁。也許到後來,信者與不信者皆堅持他們的原本初衷,但如果如此的討論能讓觀者有更多的討論空間,也不脫是一種有意義的思辨。

個人知道這篇文章並沒有很好的發揮我當時聽完的感想,但一方面這個議題實在是三言兩語難以道盡,另一方面我也希望藉由提供聯結的方式,讓屬於別人所做比我更好更有系統的評論發揮它們的價值,所以我就寫到這裡,以後再一步一步的加柴添木吧!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Dawkins的書(及一些Podcast評論)都是利用上班開車時間斷地聽iPod的有聲書後,再一段一段的打上來。看來,這雖是非常棒的一種知識傳達的方式。但也因為沒有時間壓力所以寫得慢了很多。原本是希望能夠一個月至少pose一篇文章的,現在看來一年有十二篇也是不錯的吧!

4 comments:

chun-chia kung's blog said...

忘記提出一個非常重要的一點:Dawkins在他的書中一開始即提出他所反對的,只是那些狂熱的宗教分子,而非理性的信仰者。但是他的結論卻是概括的把所有只要是相信宗教的人都劃到了同一類。所以他在前面的宣言,在後面卻無法照顧到。

另外,在Stanley Fish 的最近Blog中又提到了最近兩位作家所持的相反立場。看來人的信仰轉變真是太容易了,雖說不像是翻臉像翻書般,但每一次轉變,就寫一本書,也讓這宗教與科學的討論變得異常熱鬧。

chun-chia kung's blog said...

最近edge.org又有一篇新的
Blog:,把近來的Secular libralists的信仰立場做了一番更徹底的剖析。非常值得推薦。

chun-chia kung's blog said...

結果經過了 16 年後,Dawkins 竟然宣稱自己算是文化的 Christians! 歷史真是會開玩笑! https://medium.com/@doyouthinkihaveforgotten/richard-dawkins-declares-himself-a-christian-b5f48e4fee86

chun-chia kung's blog sai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OHgEFUFWy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