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篇報導,讓我這個整天忙來忙去的新進教師也有感而發:雖然說我們新進教師應該專注在教學,研究,與服務。畢竟最重要的是仍是研究的發表(因為它在升等評量中所佔的比例最大)。 但在快過完一年的日子中,發現到即使是不上課的時間,我仍然要為開不完的會,討論不完的大小議題(系所,實驗室,學生)而忙。有一次在改研究所入學考卷的試場中,跟一位以前的軍中同學,現在也在同一個學校教書的老師閑聊,他說他感到最專注的時候,往往是在上課前,因為那時大小的事情都必須要讓位﹣﹣備課上課最大。而在不上課時,則有忙不完的事情一樣接著一樣。我現在深有同感﹣﹣有時在備課的空檔前,還有時間去外面走一走,想一些研究的大問題,如同以前在作 博士後一樣。但在平常時候,一樣接一樣的事情(尤其是開不完的大小會議)更是讓人常有油盡燈枯之感(也有研究提到常開會對於工作精力的損耗)。
在這本書中也提到,意志力也如同存款有限的銀行帳號一樣,用完了就需要再補充,並非可以一般以為的藉由先做一些事情,讓自己暖機後再來從事的道理。在寫文章時,我更常感到,在反覆思考編輯文章時,大腦是全副精力都在它上面,這時連做其他一般的事情(如收發email 等)都會影響寫文章的專注。所以以前我就聽過有些老師的"no email" day,整天不接email, 不接電話,只把全副精力放在文章上。如此可能還無法在一兩天內完成,而是要很多天才有可能到達一個令人滿意的程度。更重要的,在"The elements of style"裡,作者也提過:寫作是讓自己用光了腦力,但也是重新鍛鍊滋養腦力的唯一方法。是真的!
Thursday, April 16, 2009
Sunday, April 5, 2009
博士真的愈來愈不值錢了嗎?
最近看到的新聞1, 2, 讓人不禁想到如標題的反思:
從統計學的觀點,碩士生(博士生也是)從十多年前的十萬多人錄取一兩萬,到目前的很多研究所招不足額,就可知道:即使是一直往上唸,也不保證將來就一定會有好工作。
自從我剛回來的時候,有位同個學校畢業的同事就在我剛回來的分享中,提到他所謂的數學式:在我們考大學的時候(民國77年),十萬人錄取三萬人,分到所有的大學中。而到現今,考生人數同樣十萬,但台大一間學校就要了三萬人,再加上其他國立大學排排坐之後,錄取率就是我們所耳熟能詳的「百分之百」。而且這些學生的素質可想而知:以前考進大學的人或多或少都還有一定的說聽讀寫基礎,而現在的則能否正確的拚出自己的名字都有問題(在一家技職體系的以前同學告訴我,他的學生有的連加減乘除都令人搖頭)。
所以目前不管是研究生博士生,由於供過於求的關係,好的仍然很好,但能夠混進來的,有的程度也不是普通的差。當然,有教無類,但在學習的態度與積極的精神上,有時也是相輔相成的。
博士生考基本公務員考試的全數摃龜,也反映了一個現象:博士所讀的愈來愈專業後,可能反而無法去顧到基本的題面。但「想太多」,原本就是做研究時不斷在進行的事。陳之藩的名言:「專家不過是訓練有素的狗」在這裡又一次的反映了:在日常生活或常識的判斷中,博士不見得比其他人高明多少。
言歸正傳,真正在這時代能功成名就的人畢竟是少數。如果你要的,不過是個基本的溫飽,博士的基本起薪畢竟統計上還是最高的。當然,如果要說所有的博士都有工作,台灣(或全世界)都不能有那麼多研究需要人去做。書唸多還是有用的,但是要活學活用。
從統計學的觀點,碩士生(博士生也是)從十多年前的十萬多人錄取一兩萬,到目前的很多研究所招不足額,就可知道:即使是一直往上唸,也不保證將來就一定會有好工作。
自從我剛回來的時候,有位同個學校畢業的同事就在我剛回來的分享中,提到他所謂的數學式:在我們考大學的時候(民國77年),十萬人錄取三萬人,分到所有的大學中。而到現今,考生人數同樣十萬,但台大一間學校就要了三萬人,再加上其他國立大學排排坐之後,錄取率就是我們所耳熟能詳的「百分之百」。而且這些學生的素質可想而知:以前考進大學的人或多或少都還有一定的說聽讀寫基礎,而現在的則能否正確的拚出自己的名字都有問題(在一家技職體系的以前同學告訴我,他的學生有的連加減乘除都令人搖頭)。
所以目前不管是研究生博士生,由於供過於求的關係,好的仍然很好,但能夠混進來的,有的程度也不是普通的差。當然,有教無類,但在學習的態度與積極的精神上,有時也是相輔相成的。
博士生考基本公務員考試的全數摃龜,也反映了一個現象:博士所讀的愈來愈專業後,可能反而無法去顧到基本的題面。但「想太多」,原本就是做研究時不斷在進行的事。陳之藩的名言:「專家不過是訓練有素的狗」在這裡又一次的反映了:在日常生活或常識的判斷中,博士不見得比其他人高明多少。
言歸正傳,真正在這時代能功成名就的人畢竟是少數。如果你要的,不過是個基本的溫飽,博士的基本起薪畢竟統計上還是最高的。當然,如果要說所有的博士都有工作,台灣(或全世界)都不能有那麼多研究需要人去做。書唸多還是有用的,但是要活學活用。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