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是想總結這十個月來的觀察而得的。雖說羅馬不是一日造成的,十個月的時間,讓原來在2007年底還穩操勝算的希拉蕊陣營,到2008年的二月初選數次被擊敗,到了五六月變成岌岌可危,負嶼頑抗,到七八月見後來的大勢已去,忍痛宣布退出,與日前在民主黨大會的公開支持歐巴馬。這對已經看過在台灣多場 選舉的我,仍有不小的震撼。尤其之前身在希拉蕊贏的新澤西州,對於歐巴馬的印象就像是小蟻雄兵對上龐然巨象一樣。柯林頓憑其丈夫豐富的執政經驗與自己的女性優勢,一開始便頗為看好。但歐巴馬的清新與黑人形象,再加上成功的造勢與網路募款策略,讓兩人的支持率逐漸接近。記得二月的超級星期二,眾多西北部小州的支持歐巴馬,讓希拉蕊猛然醒覺到自己的優勢只有在大州而已。但後續的策略失焦及應變過慢(如等到想要再跟大金主募款時,已金盡人去),使得後來的差距被蠶食般拉大。接下來的變化大家都知道了,歐巴馬已經開始準備要入主白宮啦!雖然目前誰也沒有絕對的把握。
對我而言,在這段十個月的漫長過程中,親眼目睹到女同事對希拉蕊的普遍支持,研究生對歐巴馬的熱情助選,然後整個選情天平從一邊倒向另一邊,這樣的經過真是讓人知道,沒有永遠的贏家,會笑的人是到最後才笑的。
反觀台灣最近,對於馬英九的優勢,似乎也得小心審評估才是,以免最後輸在粗心大意上。